关闭×
民主生活会不能“秀一场”
───
发布时间:2014-07-10 15:15    作者:中共石拐区委办公室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【字体:

深度聚焦

          民主生活会——不能“秀一场”

          民主生活会——关键看疗效

          民主生活会——光有“辣味”还不够

          民主生活会——要“辣味”更要“下文”

 

民主生活会不能“秀一场”

  当前,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关键期。不久前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别到各自联系点出席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,有力督促联系点讲认真、动真格,各地各单位以此为标杆,提高标准、从严把关,专题民主生活会“辣”味十足,普遍开出了好的效果。

  然而,有的地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。比如,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自我批评,说来说去就是学习不系统、调研不深入、急于出“政绩”那几条,见不到具体人具体事,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避而不谈或避重就轻。有的地方开展批评时,对“一把手”都说作风霸道、主观武断、听不进不同意见,对副职都说工作不主动不积极、干事没创新不大胆,对年轻干部都说经验不足、心浮气躁,对年龄大的同志都说有“船到码头车到站”思想、斗志不足……这些批评就像从生产线上下来的“产品”,批评看似有了,实则没有针对性。有的地方甚至把专题民主生活会当作一场秀,谁批评、说什么、讲几条,都事先设计好,甚至几番彩排演练;还有的明文规定书记批别人每人3条意见不少于300字,市县长批别人每人2条不少于200字,其他班子成员相互提意见每人1条不少于100字……且不论这些批评意见本身客观与否、质量如何,单是规定如此“细致”,就与实事求是的要求相距甚远,与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就提出的“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,有多少就说多少”的原则背道而驰。

  这些问题,集中表现于专题民主生活会上,但根子在此前早就埋下了。治病治本,查因溯源,理所当然地,解决问题的方子也要从“头”找起。

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。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学习教育、听取意见,旨在解决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。但从目前看,一些地方单位没能解决好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。一些党员干部在查摆问题、开展批评方面,还存在这样那样的思想顾虑。有的有“怕”的思想,怕自我批评多了,被人家抓“辫子”;怕对别人的批评重了,得罪人、伤和气。有的有“混”的意识,问题往轻了说,原因往客观上找;听听别人怎么说,别人说了我再说,等等。没了“高起点开局”,也就无从谈起“高标准开展、高质量推进”,思想“开关”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。

  在认识过关基础上,应给予查摆剖析、形成对照检查材料更多时间、精力。从成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地方单位看,查摆准了、剖析透了,形成好的对照检查材料,专题民主生活会就成功了一半。网上照抄照搬、网下拼拼凑凑、别人代笔代劳,肯定形不成好的对照检查材料。在此环节,关键是对照查摆的标准务必明确具体,中央列举和地方自查的“四风”表现、信访积案旧账、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背后的“四风”问题,都应作为查摆剖析的切入点和对标尺。同时,查摆问题,群众提、自己找、上级点、互相帮、集体议,环节缺一不可;撰写对照检查材料,“一把手”亲自把关、班子集体讨论、上级审核把关,程序同样缺一不可。

    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高低,一个显著标志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否认真开展起来,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普遍受到心灵的洗礼和震撼。没有前期工作铺垫,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。那些还未做好准备的地方、单位,务必不能有“赶”的思想,别急着开会,还是应认真把基础工作做实,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出高质量才能水到渠成。

民主生活会,关键看疗效

    民主生活会只是前奏曲,绝非休止符,效果要体现到作风的扎实改变上。朝向自己主动“开炮”,相互批评充满“辣味”,对待批评诚恳“认账”……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,截至630日,90%的地市、50%的县已召开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。

    “开一个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”,是中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明确要求。从抓好谈心环节、用好批评武器,到解决浅、怕、泛、诚、改五大问题,有了第一批活动的经验,第二批活动中的民主生活会更敢“放炮”、更有疗效。“衣服不是名牌不想穿”“看病要住贵宾房”“不仅有官气,还有匪气”等重话“刺刀见红”;点名道姓公开报道越来越多,河南兰考、湖北恩施、广西田阳、山东威海等地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名有姓……正因为有了“辣味”,才能红脸出汗,民主生活会才开出了质量、开出了效果。

    民主生活会发轫于建党初期。192912月,古田会议决议就提出“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”,特别强调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办法解决党内矛盾。可以说,民主生活会,正是要用“辣”来防止病菌侵袭:一是教育党员个人,一是化解党内矛盾。教育实践活动中,民主生活会同样从个人和集体两方面发挥作用。一方面,会上的批评和自我批评,让党员干部能直面自己的问题,防止“灯下黑”;另一方面,坦诚的交流也打消了平时怕被抓“辫子”、会丢“面子”的顾虑,增强团队感、整体感,有利于凝心聚力。从这个角度看,开好民主生活会,可谓至关重要。

    不过,也有群众和基层干部反映,民主生活会中存在种种问题。一些地方开会成了“彩排演出”:查找问题先要分一分,互相批评私下对一对,会上发言公开念一念,像有脚本的演出、彩排后的话剧。会前谈心很重要,但其目的是让会开得“不走偏”,会前深入谈心交心,才能促进会上直面问题、增进共识;会前把不足讲透,才能防止会上制造矛盾,搞无原则的纷争。如果只是简单对台本、背台词,怎么达到“团结—批评—团结”的目的?

    还有些地方把会开成了“照本宣科”:有网友通过新闻报道,总结出频频出现的万能用词,譬如“政绩观有偏差”“脾气大涨”“虚荣心作怪”“老好人思想”“远离基层”等,中签率都很高。尽管这些高频词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,但是缺乏具体人具体事的支撑,“空口袋立不起来”,只会沦为新的空话。尽管这些批评貌似很尖锐,辣味十足,实际上还是在搞“默契”,不过是换条生产线加工套话而已。

    如果“怕不辣、辣不怕”只是包装袋上的广告,其实却难以入味,那只会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走过场。群众向来“不看广告看疗效”,不是看你批得多么凌厉、列出多少问题,关键是看哪些薄弱环节得到改进,哪些作风顽疾得以祛除。民主生活会只是前奏曲,绝非休止符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效果要体现到作风的扎实改进上,实打实地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,才能杜绝“会上羞愧、会下照常”,群众也才能心悦诚服。

  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。今天,我党仍面临“四大考验”、要防范“四大危险”,批评与自我批评仍然是政治生态的消毒剂、净化剂。相信,不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,而且在未来更长的道路上,民主生活会都将作为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,不断实现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提升。

 

民主生活会光有“辣味”还不够

    随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全面开展,各单位紧紧围绕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”主题,认真查摆“四风”突出问题,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,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。各地民主生活会动真格,批评与自我批评毫不留情,辣味十足,达到了“红红脸、出出汗”的目的,以至于“辣味”一词成为媒体舆论的热词。

    毫无疑问,这种充满辣味、触及灵魂的民主生活会,不仅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,也是党员干部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的必要途径。然而,民主生活会光有“辣味”还不够,还必须坚持促进行动,立足边查边改,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。

    当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处在关键阶段,越往后越需要持续用劲。民主生活会上说得再好,批评得再严厉,再辣味十足,如果不见诸今后的实际行动也是空的。所谓“听其言,观其行”,只有把发现的各种各样的“四风”问题真查真改了,并以全新的作风做好今后的工作,民主生活会才叫开得有质量,才能达到“治治病”的功效。如果只是认识深刻了,决心下定了,问题聚焦了,谈心也充分了,却只说不做,缺乏实效,就不利于增进群众对党的信任。

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、复杂性和艰巨性。抓“四风”问题整改,不是为了解“燃眉之急”、“一时之弊”,而是要着眼长远的制度重构,更需要用苦心、下苦力,做到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、知行合一。经历了民主生活会的“辣味”之后,各级党员干部更要按照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拿出改的诚意、坚定改的决心、谋求改的成效,真正做到小有小改、大有大改、即知即改,真心改过,切实以作风建设的实绩,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。如此,民主生活会的“辣味”才能更有效果。

 

民主生活会要“辣味”更要“下文”

    最近一段时间,开民主生活会的地方很多,“辣味”一度成为顶级热词。据报道,有些地方开民主生活会过程中,不仅辣味十足,更是辣得让人掉眼泪。最受关注的当数兰考县“痛哭”镜头,县长周辰良在接受批评时,数度哽咽,自责流下眼泪。毫无疑问,这种有利于触及灵魂的“辣”,不仅是民间社会所欣闻乐见的,也是党员干部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之必要历练。

    然而,正所谓听其言,更要观其行。自古以来,在群众面前豪言壮语甚至大话连篇者不乏其数。例如有的官员在上任感言中,言辞恳切激昂,而作出的实际业绩却令群众相当失望;更有部分官员台上大喊反腐台下大搞腐败,如此“人格分裂”,令人不齿。那么,辣味十足的民主生活会开完之后,党员干部身上的一些“病”能被治愈吗?例如有的领导干部说自己“出差坐飞机、看病不排队”,那么会后是否“一如既往”呢?有的说“身上不但有官气还有匪气”,会后是否就能“消消气”呢?人们恐怕照样疑虑不已。

    正如有网友指出,光有自我揭短亮丑的勇气还不够,更要有具体的整改举措和落实方案。否则再好的会也会变成务虚会,变成应付会。诚然,民主生活会只是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手段之一,而非最终目的——民主生活会好比给党员干部“体检”,它只是查出了党员干部的部分“病灶”,但找到病灶与对症下药显然是两回事。进而言之,如果说通过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是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,那么对照问题清单一一“治病”则是关键中的关键。后者做不好,问题查得再多、再深刻,也只是嘴上功夫,终究是花拳绣腿而已。

    也正因如此,人们固然愿意看到民主生活会上领导干部“剑拔弩张”“脸红流汗”地针对自己和他人的四风问题激烈碰撞,但“热闹”过后,人们更追问民主生活会有没有“下文”,而且最好是能搞一些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东西来证明“脸红流汗”的党员干部是真心改过。令人欣慰的是,这方面的正面典型并不少见。

    总之,随着第二批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,民间社会更为关注那些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查找出的问题有没有“下文”——民主生活会开完并不代表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结束,更不意味着问题都解决了。在笔者看来,精彩的民主生活会“下文”,除了强调党员干部自觉按照“三严三实”要求去积极续写外,更有必要强化监督机制。一方面,发动群众、媒体等公共监督力量,对“红脸流汗”后的党员干部进行“观其行”,另一方面要健全体制内监督,通过纪检、组织乃至司法部门“观其行”,对那些“说一套做一套”的,坚决依纪依法追究责任。

 

(本期参阅内容摘自:201478日人民网)

〖文章来源:区委办〗〖责任编辑:包头石拐〗〖打印〗〖关闭
Copyright(c)2013 石拐区人民政府 中共石拐区委员会 主办  石拐区人民政府承办
地址: 电话:0472-8728115  ICP备蒙ICP备14003038号-1
57365-08-9版权所有